信貸與其他貸款的不同
- 逸凡 徐
- 2023年5月30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信貸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企業或個人提供的貸款,是企業或個人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錢的一種方式。目前,我國信貸業務主要包括: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專項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出口退稅賬戶託管貸款等。
在商業銀行的各項業務中,信貸業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業務,它為企業生產經營和個人生活提供了資金保障,對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資金來源不同
1.銀行貸款:是由國家財政撥款、向銀行申請貸款,不需要企業提供擔保,也不需要提交擔保資料,銀行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決定是否貸款給申請人,一般情況下只要符合貸款條件的個人和企業都可以獲得貸款。
2.民間借貸:是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直接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一種信用活動。借款人往往以信用的形式向金融機構借款,無需擔保。民間借貸的資金來源一般為藉款人自己、親朋好友等。
資金使用的期限不同
銀行信貸的資金使用期限較短,一般為三至六個月;商業信貸的資金使用期限較長,一般為一年,最長可達三年。所以,在商業銀行的貸款中,經常會出現貸款到期而貸款企業沒有能力歸還的情況。這是由於貸款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歸還銀行貸款,影響了銀行對該企業的正常授信,從而導致企業不能按期歸還銀行貸款。如果企業的經營狀況良好,那麼企業會繼續得到銀行信貸,反之就會出現違約。而商業信貸中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借款人可以延期償還銀行貸款。
貸款手續及利率的差異
銀行對企業和個人都是一種信用貸款,銀行對企業的貸款主要是為了保證生產經營的需要,對個人貸款主要是用於解決個人住房、購車等消費需要。
因此,在貸款手續上,企業可以通過財務報表及經濟指標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確定是否可以貸到款。而個人也可以通過個人信用報告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在申請貸款時,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信貸產品。
但在利率上,企業貸款一般要比個人貸款利率高些。
風險性質不同
在銀行信貸業務中,商業銀行作為藉款人,由於自身經營風險和管理風險的能力不足,必然要承擔一定的經營風險;而作為貸款人,由於自身經營風險和管理風險的能力較強,能夠有效規避貸款的經營風險。因此,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風險性質是雙重的,既有信用風險又有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是指由於借款人違約導致商業銀行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市場風險是指由於金融產品價格波動等因素導致商業銀行資產價值出現波動甚至損失的可能性。銀行信貸業務中,由於借款人自身經營風險和管理風險的能力不足而帶來的信用、市場和操作三大風險將對商業銀行資產價值產生影響。
法律地位不同
借款人和貸款人之間是平等的民事主體,相互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在信貸活動中,雙方都要按照平等自願、誠實信用的原則,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任何一方都不能以任何理由非法干預另一方的合法活動。而在民間借貸活動中,雙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出借人可以通過暴力等方式迫使借款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
留言